青山一道,同擔風雨 弘達三班 汪心悅
為眾人抱薪者,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;為自由開路者,不可使其困頓于荊棘;為世人謀生者,不可使其藏于人心。醫學,不是神學,醫護人員也會累,更會怕。作家張曉風曾在《念你的名字》中寫到“作為一個醫生的過程,正是一個苦行僧的過程。”在有能力獨當一面之前,你們都經歷過太多太多的痛苦。那是眼睜睜的看著一顆心臟失去活力,在心電圖上留下蒼白平直的軌跡時的無力;那是難以對期待著的病人家屬說一句:“對不起!我們盡力了”時候的如鯁在喉;那是面對危險,克制心里的自私與恐懼,仍堅持救治病人的艱難抉擇。
人們總說真正的英雄,是“已識乾坤之大,卻仍憐草木青青。”可我所看到的真正的英雄,是在抗擊肺炎疫情中的中國醫生。我看見,鐘南山耄耋之年臨危受命,奮戰于疫情一線,端的是一身胸懷天下的國士無雙;我看見,請戰書上一枚枚鮮紅指印,“不計報酬,不論生死”,寫滿了鏗鏘有力的醫者軒昂;我看見,風華正茂的女孩褪去華裳,剪短青絲,堅守戰場,一襲白衣遮掩不住靈魂的紅妝。他們何嘗不知疫情難料,生死茫茫,可國難當下,血脈滾燙,他們眼中只有呻吟的國士,只有啜泣的病患,他們明白,棄小我,是為大國安然。
一名護士在朋友圈這樣說:“這個民族之所以強大,就在于總有人在苦難發生時一往無前,總有人把別人看得比自已還重!”是啊,中華民族之所以如此強大,離不開這一群在災難面前一往無前,把別人的生命看得異常珍貴,而完全不顧自身安全的英雄們。正是他們,無私地守護著我們的祖國,守護著我們的家園,守護著我們每個人。
藥王孫思邈在《千金要方》的第一卷《大醫精誠》中曾言:“凡大醫治病,必當安神定志,無欲無求,先發大慈惻隱之心,誓愿普含靈之......”這便是我們傳承千年的醫德醫風一誠心救人。身為醫生,時刻不敢忘記自已的職責;作為患者,給予醫生支持配合治療,才能一起打敗病魔。
城與城之間的分割如同瓦礫般粉碎,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卻依舊緊靠。武漢終會因守護者們的辛勞走出恐懼的陰影,重見天光;我們的膏壤沃野也會遍布芬芳,華夏山河也是無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