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身后的,是整個中華文化 高2019屆 曹茳添
山風,夜雨,微醉。
迷夢,挑燈,觀劍。
連營。
是的,我眼前的,正是綿延起伏十里不絕的營帳,金石交擊之聲不絕于耳。
我回來了。
戰場。它是巨大的墳墓,空曠凄涼的黃沙落幕后,又有多少無辜孤獨的靈魂在此游蕩?然而,戰鼓一刻也沒有停過,它催促著,催促著,生命與幸福,夢想與追求,在這里全化為了烏有,唯有血,殺戮與無情。
望著潮水般涌來的蠻族,我心中本能的想沖上去拼殺,追擊。然而這一刻我停住了。戎馬一生,多少將士的生命草草了結于這戰場上,從此與家人陰陽兩隔。即便如我這般見慣血雨腥風,早已冷漠麻木的將領,看到這慘烈的拼殺仍有些感嘆。
我方漸漸不敵,這不是胡思亂想的時候。我策馬揚鞭,帶領身后的將士們沖上前去。
只是,這一絲疑慮依舊沒有解決。我們所有人在此豁出生命拼殺,究竟是為了什么?那些生命的消逝究竟有什么意義?
如若沒有徹底想明白這個問題,那么我的戰斗又意義何在?
一瞬間,一切都定格下來,我的思緒掙脫了束縛,飛向遠處。
究竟是為了什么?或許是為了身后的百姓吧。我看到了百姓對我們的希冀和內心深處的恐懼。但不對。整個南宋王朝的人民哪一個不時刻感到危機迫近的恐慌,哪一個不是顛沛流離,甚至全族人流離失所。那么,我是為了他們而戰嗎?好像也不只是。無論在哪個朝代,人民都是國家的支柱,統治者必定要協調與人民的關系。他們即使內心中不接受,憤憂交加,但也至少大多活了下來,在新的時代生活著。而什么被徹底摧毀了呢?南宋王朝。是的,我在為保衛我的國家而戰?墒,又好像不僅如此。在我身后的那片土地上,總有什么東西在閃耀著,它美麗而易傷,是我絕不讓胡虜染指的東西。
文化。
我找到了。就是中華文化。這是我們整個民族的生活方式,整個民族的經驗閱歷,是整個民族的悲與喜,興與衰,它是我們民族的記憶,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特質。沒了它,我們便失去了民族的獨特性。甚至被其它文化吞并,直至消失。
我決不能讓這樣的事發生。雖然數千年的傳承中,文化表現出了它巨大的力量與頑強的生命力。即使一個朝代被征服了,江山易主,文化依舊存在。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、發揮著不容忽視的力量,它是無法改變的印記。最終,腐敗的朝廷土崩瓦解,而文化卻同化了已經征服了那王朝的蠻族,并且演變為更豐富的中華文化。文化頑強地在宮殿的廢墟上繼續生長。
可是,戰亂中總有破壞,沖突中總難免損傷。來之不易,傳承更不易的文化,卻總是會先被無知的蠻族肆意破壞。我不可能一夜間讓他們尊重文化,他們還不明白這么多。所以,我只有戰斗,用手中的劍,用生命來保衛文化的純凈,讓它的傳承不要在我們這里出現任何斷點。
我昂起頭,再次揚鞭,沖進黃沙滾滾之中,我知道自己該做什么。我身后的,是整個中華文化。這是一代代人對生活的領悟,對自然的感恩,對善與道的闡釋,是民族性格的表達,亦是中華民族所有兒女生存在世間所展現的所有精神力量的總和。
所以,還有什么可猶豫?為人民,為國家,更為文化。守住這里,這就是我策馬持劍的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