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梅花香自苦寒來》高二 張劉慶慶媽媽:劉燕莉
發布時間:2016-03-28 瀏覽:次來源:西安鐵一中
父親離開我們已經16年了,但我對父親的思念從未停止過,確切的講是父親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影響著我。他常說的一句話就是“梅花香自苦寒來”。是啊,生活對于每個人來說,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,誰都會遇到困難和逆境,只有向梅花一樣不畏嚴寒、不懼風雪的人,最終才能花開四溢,芳香萬里。
父親第一次對我講這句話是在我9歲的時候,那時我剛上小學三年級,屬于班里學習成績中等偏下的孩子,當時由于語文老師兼班主任,所以她在我們的語文學習上要求更嚴一些,每周給我們班學生布置一篇必須上交的日記,而別的班就既不用寫也不用交。我不喜歡上語文課,是因為別的同學背課文很快,而我似乎不聰明,記性差,背東西吃力,寫東西更難。記得班主任有一次到我家家訪,和我父母說到要我加緊語文學習的話,由于我急著和小朋友踢沙包,并無心再聽太多就奔到院子去了,等班主任走后,當天父母沒講什么,我自然也就不記此事了。接著那年冬天就來到了,一個周日父親領我去公園,我被公園墻角下一樹盛開的梅花所吸引,不由的湊上鼻子深深的聞了一口花香,“爸爸花真香、真好看!”父親摸著我的頭說:“是啊,梅花這么美、這么香是因為它歷經嚴寒,不怕風雪。人常說的梅花香自苦寒來,就是比喻它的堅強和勇敢。”接著他又用淺顯易懂的話語從眼前的梅花,講到了有關梅花的古詩上來,他說:“咱們家里有唐詩宋詞,里面有許多描寫梅花的,以后每天爸爸給你講。”就這樣因為看見梅花的美而心生喜歡、到聽父親講梅花的詩詞、到我喜歡記這些古詩、到開始記其他的古詩,父親在我不知不覺中,將我引入到喜讀古詩、逐漸背誦、不斷積累的軌道上來。
父親第二次給我提及這句話時是以書信的方式,當時我19歲,正在南疆邊防團里服役,因為所在部隊八一要舉行全師閱兵,6月下旬我從衛生隊被抽調到女兵方隊集訓,夏日的訓練場上,熾熱的太陽烘烤著我們,汗水在綠色的軍裝上留下白白的印記。作為軍人,我倒不是不能忍受訓練,只是當年的7月我要參加軍?荚,為此,心情沮喪的我給遠在千里之外的父親寫信,字里行間滿是牢騷。很快父親的回信來了,信的結尾寫著兩點要求:一是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,不能有抱怨。二是梅花香自苦寒來,越是外界的條件艱苦,越要努力進取。讀著父親的信,我深深地被他雖轉業到了地方工作,但仍葆軍人品質的作風所感動,同時也堅定了我不怕訓練苦累,擠時間、搶時間多復習的決心和信心。
如今的我過了不惑之年,年輪已悄悄地在我的臉上涂下歲月的印記,增添了流年的風霜。如果說少年是夢,青年是歌,那么中年就是“悟”。尤其是自己在為人妻、為人母后,看著女兒,總令我憶起過去還是孩子的自己,憶起往日父親教育我時的點點滴滴......讓我悟出了身為懵懂少年時的我,父親用梅花的美麗來激勵我背唐詩宋詞的方法,培養了我讀好書、好讀書的學習習慣。我的心因梅花播種下了夢想,我想讓老師也能將我的作文在課堂上講評,我越來越喜歡語文課了,我的各科成績不斷提高、不再偏科。果然,到了初一我寫《繡球賦》獲陜西省青少年作文比賽最佳獎......讓我悟出了正值風發青年時的我,父親用梅花的精神來鞭策我,讓我明白了年輕人不僅要有奮進的目標,更應具備能吃苦、不抱怨的心里素質。我的心因梅花唱出了嘹亮的青春之歌,不怕枯燥的訓練,不怕部隊生活的艱苦,熱愛自己從事的職業。自然,在二十載春夏秋冬的歲月里,我用不懈努力、無私奉獻,書寫下軍人的價值。
我對父親最深的感恩源于____“梅花香自苦寒來”,它已融進我的習慣里,滲透到我的性格中......